1、人是能聚合成的物质(物体)形式之一

  2、人性,即人的本性:亲合与争斗

  3、人是智物

  4、人是环境的产物

  5、人的生存:物质生存和精神生存

  6、生存状态分为四个层次

  7、心态矛盾空间的构成

  回复评论:感谢每一位读者! 我为什么会自问自答並写出《人的生命哲学数学模型》? 因为:大多数人都觉得社会万象复杂,其实是人类自己复杂:这些复杂的“万象”都是人做出来的,无一例外。“人为什么这么做?”,我们往往疑惑不解而发问。要解答这一个个问题,归根到终了,必然会遇到並面对“人是什么?” 人是社会的细胞,亿万细胞的行为构成社会的状态与动向。若不能确切回答“人是什么?”,则在浩瀚如烟的历史与现实中,个人只能堕入迷雾,不得其解,而终了一生。

  感谢徐软软老师给我介绍了贵平台。 感谢每一位观看了我的观点的观众朋友。 人对自己的探索是没有终点的,我写的仅仅是个人七十年的感悟,写出来供同龄人与后代來参考,来共同探讨。希望您把您的感言及自己感悟到的问题留言,互相交流与学习。

  关于太极图

  一、太极图是中华民族祖先对世界认知的哲学表达

  二、太极图表达(描绘)的是“能”存在的形态

  三、对太极图的图形的理解:我们看到的太极图是静止的,平面的,有边界的,但实际上,图是动态的:旋转的,黑白混合的,相互转化的; 图又是立体的,没有边界的:无穷大,无穷小。

  四、阴阳的含义

  1.能的变化(运动)方式:聚合与发散。

  2.阳:当能聚合到祖先肉眼能看到时,谓之有。 阴:当能发散到祖先肉眼看不到时,谓之无。

  五、宇宙是能(存在)的形态,阴阳是对形态关联规律的描述。

  六、人类所处的能够看得見的,感觉到的自然界的物(物质)都是由能聚合而成的(谓之有):天体,尘埃;无机物,有机物;生物;植物;动物……和人。

  生命轴——人是能聚合成的物质形式之一

  当能聚合成人体之后,人就作为能的一种相对独立存在的个体(单位)形态。 在这种形态的范围内,人体是如何运动的呢?这种运动又给这一形态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呢?

  一、人体的新陈代谢 人体不断的吸收新的能量,也就是聚合,同时,也消耗能量,也就是发散。

  二、新陈代谢的结果表现为:人体的生,老,病,死,和生育繁衍(新的单元的聚成並分离)…….当人的生命结束时,以人为形态的能就完全彻底发散了(转化为其它的形态),归于零(无形——形于无)。

  三、能的运动形式还有:肢体运动和思维运动。 以上内容构成了《人的生命哲学数学v模型》中的“中心柱体”,即“生命軸”。

  四、能的多少(大小),一般用能量或力度表达,即能力: 生命力——新陈代谢力 肢体运动能力 思维能力 以及三者合一的综合能力,就是您生命俱备的能的量的体现。 “天人合一”,“合”于哪里?“合”于什么? 合于“能”! 合于能的形态变化的规律,这个规律的最完整,最精练的表达就是《太极图》。 人性:亲合与争斗

  1.人性,即人的本性。它一定是与生俱来的:绝不是人想有就有,人想没有就没有的。

  2.人是能聚合成的物质形式之一。人性必然是与能的本质形态相统一,是能的本质形态的显性而已。能的存在形态始终是聚合与发散,那么,人性的形态与其相一致,那就是亲合与争斗。 亲合是“聚合”,是互相吸引状态; 争斗是相互排斥状态,属于“发散”。

  3.人的自然界属性,与人的社会界(相对应自然界而言)属性之间的区别与关联。 人与动物都是能聚合成的物质形式之一,所以,在自然属性上具有共性,即亲和与争斗。 但是,人和动物是有区别的,区别在于人具有社会界属性(社会性),即人在人类社会生存中所显现的人性:我们经常使用的词汇,诸如普遍的称谓有“善”(善良)与“恶”(罪恶)。 一般来讲,“善”,是亲合性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体现;而“恶”,是争斗性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体现。 不能把人在人类社会界中的形成的概念,作为自然界的天生的概念,混同起来使用。

  4.自然界是天然形成的,而社会界是人(类)创造(制造)出来的。

  5.人之所以能够创造(制造)出社会界,是因为人是智物。 人是智物。

  1.能聚合成的物质形式一般分类:无机物,有机物;生物:微生物,植物,动物:人被定义为“高级”动物——鉴于人和动物的共性与个性;若深入分析人的“高级”度,可得如下结论:如果以动物和植物的区别,把它们在生物类中分列,那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有思维。這种差别之大,大到无以复加--人凭这一点创造出了社会。因此,把人和动物分列的理由要大大大于把它们归为同类(动物)的理由,人的自然分科的名称应定义为“智物”。

  2.思维的核心功能是对信息进行加工。信息是能的存在形式,是思维的原料。对信息思维的结果之一是生产出新的信息——精神产品,这种思维称之为“脑力劳动”。当新信息(精神产品)通过人的肢体运动(加工)物化为实物时,物质产品被生产出来了。

  3.人类社会是由人,以及人通过劳动生产的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建构而成的。它是人生存的第二环境,第一环境是自然界。

  4.人的思维有一个重大作用,就是人通过它实现了对自身的人性--亲合与争斗进行度(度量)的节制:选择及调整,进而实现了人对环境的反应由“本能”转向“智能”,即人性的释放“理性”化,可达成人性的“平衡”态--和谐,這是人(类)进步意义的本质。

  人是环境的产物

  1.“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这里的“水土”就包涵了自然界的山山水水及气候诸环境与社会界中已形成的和变化着的“人文”环境即观念,文化诸方方面面。

  2.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人的生命过程是受自然规律所支配的,形成的属性(亲合与争斗)是人的自然属性。人的自然属性在社会界里与社会环境(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相互作用生成的观念等构成人的社会属性。其核心是人与人(个体或群体)的相处关系。

  3.环境的全称:人的生存状态环境。 其内容有两个方面:自然生存状态环境和社会生存状态环境。相同的环境造就了人及人群的共性,相异的环境造就了人及人群的个性。

  4.人面对环境所思考的问题。 人自觉或不知觉地会发问与回答:我是谁?我(生存)为了谁? 我拥有亲合力:与谁亲合?为什么亲合?怎么亲合? 我拥有争斗力:与谁争斗?为什么争斗? 怎么争斗? 人的一生都在以自己的亲合力和争斗力在与他人(人群群体)打交道,无论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 這一过程的状态及其结果(结局),彰显的就是你的生命的价值和生存的意义。 规律使然。

  人的生存

  1.人的生存,内容分为两个方面: 物质生存与精神生存

  2.物质生存的内容有四大类: 第一类:衣,第二类:食,第三类:住,第四类:行

  3.精神生存的内容有大类:

  第一类: 与获得物质生存状态相关联(实现的现实与欲望的相对性关系)而产生的情绪(获得感等)

  第二类:参与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创造(科研,创作,生产,流通,管理等)和争夺过程中所获得的情绪

  第三类:参与慈善(亲合)活动产生的情绪和参与竞技(争斗)体育活动中产生的情绪

  第四类:以文学艺术类形式表现(无论表演还是欣赏)的情绪

  第五类:以行为(表明真伪性的标识)所宣示的观念,意识,信仰。六

  第六类 身体健康状态带来的情绪

  4.精神生存之成长健康寿命类,由于身体的成长,健康与寿命状况所引发和造成的情绪也是人的精神生存的重要内容,由于這是生命体内环境变化所引发的,所以单列为独立的一类。也可以称为第六类。

  5.人的生存状态的四个层次 无论物质生存,还是精神生存,都可以依据一些标准划分为若干层次。

  在《人的生命哲学数学模型》中,人的生存划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底层):生存,第二层:生活,第三层:享受,第四层:发展。

  生存层级

  1.生存的四个层级: 生存,生活,享受,发展。

  2.简要说明。 物质生存方面: 以衣,食,住,行类中的“食”类为例。 生存:食物的有无决定生命的存亡。当口粮分配(粮票)为每人每月30斤,生存就能够获得保障。

  生活:当取消粮票,我们对粮食的需求能获得满足的时候,这就超越了生存的层次,满足了生活。

  享受:在满足了“吃饱”之后,我们开始寻求美食,讲究色香味和营养,乃至超重,减肥,又返回来讲平衡的时候,就达到了享受的层级。

  发展:当我们能够通过学习和实践交流达到自己掌勺,烹饪出自我欣赏的美味佳肴的时候,就实现了在“食”的领域中的自我的发展。

  精神生存方面: 以艺术类的美术(图画作品)为例: 生存:当家里一张画都没有,连灶王爷像都没有,那就是无,有一天我们买了一张画,那就是有,实现了(美术作品)生存。

  生活:当我们能够经常购买一些画时,美术作品就进入了我们的生活。 享受:若你能通过学习美术知识和观察体验生活,在参观画展时,会在一些画作面前驻足停留,品鉴交流,这对你就是一种享受。

  发展:假若你已通过学习和实践,能够作画,作品还获得称赞,参展,评奖,出售甚至被收藏,就实现了自我的发展。

  心态矛盾区(空间)

  心态矛盾产生的基础 。 人作为自然人,在生命生存过程中与自然界的相互依存的矛盾。人作为社会的人与他人,以及与人群(群体)的相互依存的矛盾。

  2.心态矛盾生成的过程 。 人本能地以自己的亲合力和争斗力去处置遇到的上述矛盾,在处置过程中生成对矛盾的认知(信息产品),這些认知又成为再遇矛盾时的选择: “如何?”对繁杂的认知(信息)进行选择,以及选择什么认知(信息)?这两个内容所构成的“思维矛盾”状态下产生的情绪,就是心态。

  若在“百思不得其解”的状态下,会产生形形色色的纠结情绪——人的“心态矛盾”油然而生,甚至可达到“不知所措”状态,人的行为则因此受其左右。

  若人的共同的心态以群的形式集中表达,就成为社会群体心态。

  3.心态矛盾区(空间)的建构。

  精神生存的六类内容及其层次(参見简介之七),构成了影响人的心态矛盾的区域(空间)。 人的心态在这个空间里游走,传承启合,风情万种……直至生命结束。

  4.心态是人的精神生存的集合,或可称为综合炼化后的归宿。人活一辈子,就是活着一个“心态”的一辈子。

  人与他人(个体)的关系,“我”与“我们”(他人的集合)的关系,是影响人的心态(形成)的最重要的内容。

  而又以什么心态(已形成的)为基点去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这些关系;在处理这些关系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初心)而不被破坏,是能否达成人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取得自己诉求目标的核心课题。

  5.《中国心态学》 《中国心态学》是以《人的生命哲学数学模型》为理论工具,探索如何实现心态平衡的一门学问,属于研究性的学术著作。

  关于“人是什么?”這一哲学问题的研究,关于“人的心理”的研究,古今中外的典籍,文章已有千千万万。

  我以《人的生命哲学数学模型》对“人是什么?”做了探索性的回答。

  我将以《中国心态学》对“人的心理”作一些自己的探索和思考。

  仅希望《中国心态学》的问世,为对人的心态的研究打开一扇新的窗户,铺出一条新的小小的曲径,如此而已。

  秦次森同志简历

  

 

  1946.1.16 出生地:山西省宁武县

  1965-1969 北京理工大学 本科

  1970-1972 陕西华阴5251部队农场 劳动锻炼

  1972-1978 西安市委工业办公室 生产处

  1978-1980 国家建工总局科技局 科研处

  1980-1988 中共中央纪委 办公厅 专职常委秘书、

  纪检一室 财贸处

  1988-1991 中国康华发展总公司 党委办公室主任

  1991-1992 中国冶金进出口公司 稀土开发公司

  1992-2006 中国交通进出口总公司 经营开发部

  2006退休

  2009-2010 参加四川达州红军文化陈列馆筹建工作

  2013.11.20 给习近平和王岐山同志写信:

  提出“对在职领导干部实行抽检制度的建议”

  2014.8 创立《人的生命哲学数学模型》获著作权

  2016年 在四川文理学院讲党课:“继承革命传统,塑造中华民族子孙

  2017年 推介河北迁安五重安乡“小微权力登记制度”先进经验。讲廉政党课。

  2019年 参加国资委“国资国企治理改革研讨会,

  作主题发言“关于国企文化建设的研究”

  2021.11月 创立《中国心态学》

  2015年以来,被聘为:

  1)人社部中国人才研究会经济专业人才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

  2)全国城乡社区数字化学习联盟网红色文化传承栏目总策划,

  3)中国人生科学学会心象学专业委员会 荣誉会长

  4)中国三正书画院 三正文化大讲堂 讲师

  5)北京康盟民间中医促进会 高级顾问

  6)河北迁安市爱心圆梦协会 总顾问

  7)北京伏羲太昊文化研究中心 名誉主任

  8)中国亚太校企合作发展委员会 专家

  9)中国工业合作协会 国策智库专家委员会 专家

  10)全国廉政法治建设研修班 讲师

  11)八路军研究会冀热察分会 副会长

  12)中国国际报告文学研究会

  国学文化传承委员会 委员

  13)四川中国西部社会发展研究院 学术顾问


来源:本站

标题:《人的生命哲学数学模型》 ——关于“人是什么?”

地址:http://www.cctvzswh.cn/ysxw/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