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思想起源于伏羲、神农和黄帝,成熟于周文王、周公、孔子,发扬于董仲舒、京房、邵雍等人。当代的易学名家更是不胜枚举,其中蔡志云先生是其中最出色的一位。他不仅在易学界颇具影响力,而且在书法界也有一定威望,书法造诣很深。

蔡志云,现用名:蔡炜,法名:释宽薪,道名:蔡信昶,生于1973年,湖北浠水人。中华华夏传统文化学者,中华易学专家,风水书法家,佛学研究学者,珍聚阁》著名品牌 创始人,道家全真龙门第二十五代弟子-师承长春观方丈吴诚真、中国专业人才管理中心国学教育高级堪舆策划大师、中国周易发展研究院 — 中华易学堪與专家、中国龙虎山天师府名誉道长释常根大师 -- 嫡传弟子、中国国家高级环境科学研究员、中国专业人才库塔與专家、 全球华人联合会道文化研究院会员、中国北京日月明道环境科技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武汉珍聚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武汉国彪缘建材有限公司总经理;个人材料被收录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赤字情 -- 中国行业精英荟萃》、《国之栋梁》专刊。

蔡志云自幼信仰佛教,酷爱道教文化。可谓佛道双修。1989年专研易经(周易)至今,于2012年结缘江西云山寺释常根大师,得师傅赐名释宽薪。因其天资悟性高,被释常根大师收为嫡传弟子,亲自口授梅花易术、五行八卦、奇门遁甲。并传授用佛学掌经推理,通过人的生命三根和出生属性,以及年、月、日、时相加的理气、色来断定病的主要因缘。

蔡志云是道家全真龙门第二十五代弟子-师承长春观方丈吴诚真。师父现任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湖北省政协常委、湖北省道教协会会长、武汉市道教协会会长、武汉长春观方丈。并赐号:信昶。并亲自口授道教义理、经忏科仪、经教传承,亲自传教国学旨要,师父的语录“明道立德,正己澄心”,让我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深度对道教的去领悟学习,师父是照亮引导我的一盏明灯,让我更好的领悟道祖垂示的精深义理,弘扬正法,引导正信,让我更好的领悟道教祖师先贤的智慧,让我更好的领悟古为今用旨要。

蔡志云师承于樊国民老师。樊国民,笔名苦瓜、墨林、武当山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ICAA),中国书画研究院研究员,现代诗人,武汉市江海企业形象设计公司总经理、高级工艺美术师、画家在学院攻读时受国画大师张振铎、周韶华、油画大师杨立光、刘依闻,后有幸拜吴冠中、康思巽诸位当代大师,并深受其影响,先后到武当山、三峡、岭山、敦煌等地写生大量的作品。擅长山水、花鸟、人物、书法、尤其山水、花鸟等作品参加过国家、省、部大展,馈赠英国金融时报总编高哈,以及港、澳、台同胞及友人。曾在日本、泰国曼谷、美国俄亥俄州举办过个人画展。其作品曾载于《中国现代艺术家作品润格辞典》、《中国书画精品辞录》,1994年11月在西安主办的中国国际文学艺术作品博览会上国画《月下沉思》、书法《春华秋实》同时获铜牌奖:1995年10月在西安主办的中国国际文学艺术博览会上国画《三口之家》荣获特等奖:1995年7月在中国西王母万碑林书法大赛中书法作品荣获国际书法铜牌奖,并获得入刻碑林和书法家终生艺术荣称:1996年3月在西安主办中日书法大赛中荣获中日书法三等奖。1996年被授予“世界书画艺术名人”荣脊称号,并载于《世界当代书画篆刻家大辞典》。2008年纪念刘少奇同志110周年书画大赛中,书法、因画“髑子牛”同时获得金奖。2010年4月份世界华人书法比赛,荣获终身成就奖;6月份上海世博会书画比赛中荣获终身成就奖。

蔡志云很有钻研精神,只要是学,他国都要去研究。在闲暇之余,他结合《四柱预测学》和传统的《六十四卦》,潜心钻研《易经》风水。在研习的过程中,他无不感慨地说:《易经》才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啊,我要好好学习,一定要把精髓文化传承下去”。为了真正知晓《易经》的精髓所在,将中华文化传承并弘扬,他历时多年走遍祖国大江南北,不惜走进深山拜访名师,进行实地考研。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他已经形成自己对人的四柱以及《易经》独特的理解与应用,并总结出一套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周易风水学术体系。

蔡志云通过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易学泰斗唐明邦老先生孜孜不倦地教诲,他有效地继承了唐明邦老先生新的字宙观、新思想、新思维、新理念、新的世界观并传承创新,同时不满足于止步于此,在唐明邦老先生新的字宙观、新思想、新思维、新理念、新的世界观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新型的符号,用以表示对新型理论的诠释,即三易卦符号来适应当今新的宇宙观、新思想、新思维、新理念,新的世界观.新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社会制度的理论体系。

学术思想:

宇宙之道 ——宇宙是旋转运动的规律! 宇宙是旋转的,时空在旋转、太极在旋转、无极生太极、一切自然看似静,实质在动,遵 行宇宙自然法则、自然规律旋转。

《淮南子》则于卷三《天文训》阐述了其宇宙生成思想,《淮南子·天文训》:“天坠未形,冯冯翼翼,洞洞灟(zhu)灟,故曰太昭(zhao)。道始于虚霩(kuo),虚霩生宇宙。宇宙生气,气有涯垠(yin)。清阳者薄靡(mi)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清妙之合专易,重浊之凝竭难,故天先成而地后定。天地之袭精为阴阳,阴阳之专精为四时,四时之散精为万物。”认为在天地未形成之前,是一个无形无象,迷茫混沌的世界,这种状态叫“太昭”,道便存在于空虚辽阔的“虚霩”之中。由于道的运动,虚霩发展为宇宙万物。

阴阳之道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周易正爻》中说:“伏羲制卦,文王卦辞,周公爻辞,孔子十翼也。”故,八卦爻辞,为文王之子,武王之芽,叔旦,周公为了发扬易理教化世人,代代相传而加上的。

近古时期,孔子对有关《易经》文献进行了整理与修订,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易经的诠释,加上了包括:彖上传,彖下传,彖上传(大彖);彖下传(小彖),彖辞上传,彖辞下传。文言传、序卦传、说卦传、杂卦传,即十翼。被称为易传,并被称为周易即易经的一部分。

概括:上古、中古、近古,先贤对易经智慧诠释了宇宙空间、天地、人与大自然的规律等一些哲学思想。

一阴一阳谓之道,生生息息,生化万物,一切自然之本源,有中生天,无中生有,正所谓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阴阳起源于夏商时期,但是这里有个矛盾,因为伏羲发明八卦距今已有 6400 多年,而夏朝距今是 4000 多年,也就是说中间差着两千年呢,而我们知道八卦最基础的核心就是阴阳爻,一长横代表阳爻,两个短横代表阴爻,是阴阳爻的不同组合形成了伏羲八卦,所以说应该在伏羲年代就有了阴阳的概念。

伏羲观察到自然现象中事物都具有相互对立又相互关连的关系。如天地、日月、昼夜、寒 暑、男女、上下等,他把这种关系用阳爻和阴爻表示,因为阳爻就是一长横,所以有“一画开天”的成语。正

是因为伏羲发明了阴阳爻,才有了后面中华民族文明史的开启。

老子之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提出“道”的慨念,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即为“道”的自然规律。

“道”起源论是道家宇宙生成论的核心思想。道家认为“道”不仅是宇宙的起源也是宇宙

万物必须遵循的法则。老子率先提出“道”生宇宙万物的观点,“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论及“道”起源论的代表性论断。

据文献记载,老子静思好学,知识渊博。他的老师商容教授知识过程中,老子总是寻根问 底,对知识非常的渴望。为了解开自己的疑惑,他经常仰头观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为何物,以至于经常睡不着觉。后来,商容老师"实乃老夫之学有尽。"推荐老子入周都深造。文献记载:"老子入周,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学业大有长进。博士又荐其入守藏室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通过这段经历,老子积累了丰富的学识,也使他远近闻名。老子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环境是周朝势微,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战争不断。严酷的动乱与变迁,让老子目睹到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史,于是他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

函谷关令尹喜对《道德经》的成书也起了巨大作用,他少时即好观天文、爱读古籍,修养深厚。司马迁在《史记老子传》中记载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终",尹喜感动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经》。

《道德经》主题思想: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道德经》中老子思想的精华。"道"作为《道德经》中最抽象的概念范畴,是 天地万物生成的动力源。"德"是"道"在伦常领域的发展与表现。"道"与"法"在规则、常理层面有相通点,但不同于西方自然法。"法"应效法自然之道,在辨证的反向转化之中发挥其作用。哲学上,"道"是天地万物之始之母,阴阳对立与统一是万物的本质体现,物极必反是万物演化的规律。伦理上,老子之道主张纯朴、无私、清静、谦让、贵柔、守弱、淡泊等因循自然的德性。政治上,老子主张对内无为而治,不生事扰民,对外和平共处,反对战争与暴力。这三个层面构成了《道德经》的主题,同时也使得《道德经》一书在结构上经由"物理至哲学至伦理至政治"的逻辑层层递进,由自然之道进入到伦理之德,最终归宿于对理想政治的设想与治理之道。也就是从自然秩序中找出通向理想社会秩序的光明正道。 共五千言,即《道德经》。

道注:"道"是浑全之朴,"众妙之门"。"道"生成了万物,又内涵于万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 "中,万事万物殊途而同归,都通向了"道"。

"道"不只是有形的"物质"、思虑的"精神"、理性的"规律",而是造成这一切的无形无象、至 虚至灵的宇宙本根。"物质"、"精神"、"规律"皆是"道"的派生物。 "道"是先天一炁,混元无极," 道"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至简至易、至精至微、至玄至妙的自然之始祖、万殊之大宗,是造成宇宙万物的源头根本。

德注:"德"是"道"在伦常领域的发展与表现,因此由道进入德是由自然秩序同向社会秩序的一道屏 障,即转而论述人的行为规范。德与法都是规范社会与人的行为的约束力量,但在老子那里两者有不同的地位。老子认为,上德的本质与道之德的本质同于一,因此上德源自于"道" 。老子所言之德也不同于常人所言之德。《道德经》第三十八章载:"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不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失德,失德而后失仁,失仁而后失义,失义而后失礼。"

经注:《道德经》第 25 节中,老子第一次提到"法"字,据帛书记载,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通俗理解为,道是创造天地万物的原始之母,因此人要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道法自然"并不是把道与自然对立起来,道是终极的、绝对的,没有"外",所以"道"就是"自然"。"自然"这一概念在老子的学说中一般有三方面构成,即一是不干预,自由发展,二是不勉强,三是出于天然,不假人工造作者。

人生之道 ——天地时空,从而悟道,回归到人的本心!

佛道源本一家,万法归宗,积德行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广结善缘,八方来财!世界 万物变化无常,是空,从而悟道,回归到人的本心。三易·卦画,龙龟是一种非常吉祥的瑞兽,头是龙,身为龟,为纯阳之神兽,能辟邪、制煞、化冲、解厄、镇宅、招财、聚财、是权力和长寿的象征。龙龟是古代神龙的儿子,背负河洛图书,具五行(xing)八卦,显天地之数,生化万物,有太极之灵动,上通天文,下晓地理,中和人世;龙龟是龙神和灵龟的化身!在日常生活当中,龟代表着健康、长命、稳健的图腾,龙龟又为成功、富贵、发达之象征,预示着主人和儿女一生健康、平安、发达... ...

《道德经》主题思想:道法自然。

道之所以为道者的特质,即"道法自然" 。"自然"便是自己如此,即自因、自成、自本、自 根,"道法自然",即道以自己如此,自成、自因为法,而不横加干预,亦即"无为"。这里"法"字有法则之意,君王要以大地的无私载、谦卑无争为法,以天之无私藏为法,以道之自然为法,从而道与自然归一。

《道德经》主题思想:道法自然。

老子在《道德经》开篇阐明:"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 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是老子对于"道"这个概念的总括性的描述:道,非当时社会一般的道, 即人伦、常理之道,也非当时时人所能命名之道。"道"在老子那里已经超越了世俗社会生活,更加接近于自然法则之道,因为天地万物的始基与母源在于"道",由道开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由此,老子用"玄之又玄"来描述道的特殊性与深奥性,而其实这个"道"虽然"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捪之而弗得",但老子所言之道并不远人,这里只是老子用"玄"来强调他所言之道与当时社会所言之道的差异性,并且阐述他所言之道的超然性与根基性。

所以老子在后面的论述中又坦言,"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人莫之能知也,而莫之 能行也。"老子感慨道:"知我者希,则我贵矣。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老子所言之"道"即"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萧呵,潦呵,独立而不垓,可以为天地母。吾未

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这句话意思是,在天地生成之前,宇宙中就有混沌的物体存在,它幽静无声,广阔无边,无依无靠又长存不改,它就是化育万物的慈母。"我"--老子不知道它的名字,就勉强称它为"道",命名为"大"。

"道"与"法"的关系

一是老子之道是一种特殊之物,看不见,听不见,摸不着,人们无法确定其名,以"道"相称。 这种特殊之物有具体与抽象之分,道不仅指"道路"、"路程"、"途经"等,还指代"方法"、"技艺"、"事理"、"规则"、"常理"、"思想体系"等。而特殊之物主要是从具体之道层面而言。如《道德经》第二十五节,"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二是精神性范畴之道,主要指老子将道对自然界的作用抽象化,演化为"无为而治"的治国之道。

三是规则或常理层面之道。如《道德经》第九节,"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

四是方法层面之道。如《道德经》第五十九节,"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也。"

最终,道法自然的思想均指向“以人为本、遵行(xing)自然、顺应道法”,三易谓之呼,人间之道!

为了弘扬好、发扬好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之美德,为了更好的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复兴,为了 追求迄今人类高速发展的世界观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人类和谐大背景的新征程.新思想.新思维、新理念。

在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易学泰斗,唐明邦老先生的孜孜不倦的教诲,和唐 老先生新的宇宙观、新思想、新思维、新理念、 新的世界观的指导下,三易对易经有了新的认识,新的诠释,为了继承和发扬唐老先生的新宇宙观、新思想、新思维、新理念,新的世界观思想,故此,三易在继承唐老先生思想的精髓传承并以创新。三易于是有了新的思维火花, 在唐老先生新的宇宙观、新思想、新思维、新理念、新的世界观的灵感上创造一种新型的周易符号,用以表示对新型理论的诠释。

三易卦·符号是适应当今时代新的宇宙观、新思想、新思维、新理念,新的世界观、新型人 类命运共同体的社会制度的理论体系。


来源:本站

标题:特别报道:弘扬国学经典,传承国学精神——易学名家蔡志云

地址:http://www.cctvzswh.cn/ysxw/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