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14年2月25日,95岁高龄的美国麦吉尔大学哲学系教授马里奥•本格接受文汇报记者跨洋电话采访时说:“现代西方哲学脱离了人类现实问题”。

我们应该让哲学紧密联系人类现实问题。

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 我始终坚持主张:在1965年前中国提倡的让哲学成为工农兵(人民群众)手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

《中国心态学》的推出仅仅是践行这一主张的个人探索,以期让更多的人参与本领域的研究和践行,给新时代长征的人们提供多方面的参考。

目录

1.什么是《心态学》

(1)《心态学》研究的目标

心态即心情的状态。 心态学的研究目标的是心情:是人感受各类信息进行处理后,所处在的心情状态。

(2)生成心态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信息的获得。

--信息处理的思维方法。

--思维结果导引下的实践行为过程所产生的经验认知

(3)心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人本身就具有阴阳两性:亲合与争斗。

--人生处在阴阳矛盾运动环境中:包括内环境与外环境

--人对上述两类环境的阴阳的变化,永远处在相对认识程度之中

--心态自身状态也处在阴阳矛盾平衡变化中的相对的演变之中

(4)心态涉及主要的认知内容有。

--健康感:健康与寿命

--得失感:名——精神产品,利——物质产品

--价值感:即评价度。

--幸福感:满足度

2.什么是《中国心态学》

本文是应用《人的生命哲学数学模型》对《心态学》进行研究探索而生成的。

《人的生命哲学数学模型》的根基是源于中华民族自伏羲以来创立的中国哲学:易经,道德经和黄帝内经等,並吸收现代人类各方面知识而构建的。它是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精神产品。

以其为理论工具研究人的心态而生成的“心态学”名符其实为

《中国心态学》。

《人的生命哲学数学模型》是理论,也是工具。

《人的生命哲学数学模型》描述了人作为智物的生命存在的规律。

回答了“人是什么?”这个哲学问题

1.道德:道是讲规律,德是讲人如何遵循规律地生存。

2.在塑造中华民族子孙的道德观的基础上,养成良好的心态。

3.“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精神。

让中华民族世世代代传承“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精神,在复兴和光大中华民族的文明过程中,在建设社会主义共同富裕过程中,为全人类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榜样。

促进人们运用《人的生命哲学数学模型》看透人,看透人生,看透人类社会,並在这个基础上建立成熟心态

1.人是社会的细胞

2.人类社会的一切事都是人做出来的,都是人的行为。

3.看透了人,就看透了事情。看透了人和事,就看透了社会。

4.“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合” 社会由个体的人,群体的人,全体的人,其生存状态之间的相互关联所构成。

这些关联下产生的人的精神生存加以练化而成为“心态”。

如何看透人生?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心之官则思。”

“思”就是“想”,

看透即是想得通,看不透即是想不通。

在以下三个方面,建立自己的“认知”,达成自己的“心态”。

這就是我们常讲的“修心”。

1.对“生命”的认知、

运用《人的生命哲学数学模型》 :

简介之三:生命轴——人是能聚合成的物质形式之一;

简介之四:人的本性

简介之五:人是智物

简介之六:人是环境的产物

2.对“生活的” 的认知

运用《人的生命哲学数学模型》:

简介之七:人的生存

简介之八:生存层级

3.对“心态”的认知

运用《人的生命哲学数学模型》 :

简介之九:心态矛盾区(空间)

一,《心态学》与《中国心态学》(之一)

1.什么是《心态学》

(1)《心态学》研究的目标

心态即心情的状态。心态学的研究目标的是心情:是人感受各类信息进行处理后,所处在的心情状态。

心情:人的一生会持续不断的产生各种各样的心情,也会遇到他人的表现出来的各种各样的心情。

我们的祖上先贤对此作了概括和归类:喜,怒,哀,乐,惊,恐,悲。

这些类别经常会交织在一起。例如我们说的,悲喜交集,心情复杂,五味杂陈等等。

心情的产生有时是很单一的;有时是很暂短的,即时性的;有时是被动的,不自觉地产生的,也有主动的,自觉的寻找环境去抒发(产生)的。

处于一定心情之下的人的行为是会受到一些影响的,甚至是会发生强烈的影响。

心态:是较为长期(一段时间内)保持的稳定的心情。之所以具备这种长期性和相对比较的稳定性,并在一定程度上不容易被内生或外施的环境力所改变和干扰,是因为这种心情是经过人自己选择的,或者说是选择之后所持有的。

这种选择,可以来自于长时间在某种环境之下的反复推敲和体验;或者来自于强大的受到震撼的事件的经历所奠定的。

总之,是经过自己的思维,判断,以及反复在实践中体会,验证之后所选择和持有的。它是建立在经过思维达到认知的基础上的。

这种认知,主要是对自己的认知和对他人(个人或群体——社会)的认知的综合。

这种心态生存的意义:指导他自己如何运用自己的能量——亲和力和爭斗力——选择对象,力度,方式,来立足于这个社会。

这种理性的心情就是心态。

心态的形成过程,基本上有两种:

一种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人文风气)下,潜移默化地形成的。

一种是,面对自然与社会环境,积极主动的去进行学习,探求和加以认知后而形成的。

(2)生成心态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①信息的获得 人是能聚合而成的物质形式之一。

人作为生命体降生以后,获得能量的基本方式,主要是两个:

第一,就是食品的获得,通过新陈代谢,不断增加自己的能的量,补充消耗掉的,保持自己能的量的稳定。

第二,就是信息的获得。

信息是能量的形式之一。

信息是人思维活动相关的原材料。这个原材料可以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叫触媒体信息,起的作用是触发大脑思维功能启动,指挥生命体进行反应。例如,人通过眼,耳,鼻,舌,身这些感官,感受力,热,声,光,电形式能的刺激,激发身体的相应的反应。

第二部分,信息是作为思维加工的对象,也就是作为思维(劳动)的原材料。它可以被储存,被综合加工成为新的信息--新的产品。我把他定义为精神产品。

新的信息有两种,一种是简单的精神产品,回答人的一种认知:某物是什么形态。另外一种是回答人的另一个认知:某物此形态是如何形成的,还会如何变化--即变化的规律。

①信息是人的生命能的组成部分。一个人获得並储存的信息越多,加工信息的功能越强,所具备的能的量--即我们所定义的智能就越强大。

②信息处理的思维方法 加工信息是由脑细胞来完成的。脑细胞之间的相互关联是自然生成的。

如何加工各种信息,即思维的途径,加工的方法--人通过代代体验积累,也加工成信息,相互传递,从古流传至今:有各种各样相异或相同的经验,形式表达也是异彩纷呈,比较之下,各显短长,优劣,但都是寻求最佳的效率。

③思维结果导引下的实践行为过程所产生的经验认知

经过思维加工出的新信息--都是人为了应对自然界和社会界环境的需要而加工出来的,都是要用的,用于指导自己的行为,通过行为达成自己的欲望或诉求,这就是践行。

这种认知性的信息,就是知识。

這些知识经实践,则会被判断和确定它的质量--正确与否,之后会被保留,传承,或被抛弃。

(3)心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①人性是心态的基础,是形成心态的内因。

自然环境是影响心态的外因之一:

美丽的大自然赋予人美感,促进人生成喜爱自然界动植物的悦愉心态;而恶劣的自然灾害激发人奋起(争斗)改变自然环境的心态。

社会环境是影响心态的外因之二:

一般说,亲合相对应的社会表现是友爱,宽容,助人,团结。如果这样的行为成为常态,就会养成一种良好的心态。

一般说,争斗作为社会的表现,计较,爭执,排斥,损人。如果形成常态,则生成不良的心态。

但是无论是亲合还是争斗,都是有对象的。和谁亲合,和谁争斗?若是因为他与你亲合?或是与你争斗?这便是属于直接的外因。但无论自己还是对方都是人,都有亲和与争斗的本性,所以人性是共同的内因。

②人生活在充满矛盾的社会之中,矛盾的存在与变化,都遵循阴阳关系,都处于共存並相互转化的状态之中。

能的运动作为人体的内环境,使人遵循阴阳的变化。

例如能的量的增加或减少;平衡的稳定度的变化,健康与年龄的变化等等,都是内环境的演化。

社会作为外环境,也是遵循阴阳变化的。有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制度的变更,各类群体之间的矛盾,都是在变化着的。

人的个体所处在的群体(家庭,单位等)对自己来说属外环境——小外环境。自己所在的群体与其他群体之间的亲合与争斗,是自己的大外环境,这些都是影响自己心情的直接和间接的因素。

在这些因素的持续性的作用下,对于个人形成什么类别的心态,往往起着很大的作用。因为它们的力量比较大,而且持续的时间长。

更突出的是,相互对立的群体之间的善与恶的标准往往是有差异的,甚至是相反的。

人处在这多种多样的内外环境下,所持怎样的态度?需要人经常做出判断和选择。

③人要对上述内外两类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其变化采取应对,确定自己的亲合与争斗的方式及其程度,虽然也有时凭直觉(感觉),但更多的是根据自己的认知——对这些阴阳矛盾性质及程度的认知。

但是自然规律,包括人类的社会发展规律的展现是无限的,没有穷尽的。人们的认知总是相对的,但又是不断增加和前进的。

所以在无知和进而有知的过程中,人的心态也在不同的程度上生成以及成熟,有快有慢,有先有后,有深有浅,有偏有全,有幼稚有极端……

学习,认知自己所生活的這些环境,对于现实生活中人的心态形成是非常重要的。

“活到老,学到老”,是应对变化,保持自己已选择的心态的重要一环。

④人的一生中生命力始终受到环境力的冲击和影响。

环境里是充满矛盾的,所以人的生命力之一的认知,也经常受到这些矛盾的作用力而产生矛盾:新旧的认知也经常需要调整,充实,提高,甚至否定与更新。这些都会影响到人的既有的现实的心态。所以人的心态始终也会处于不断地产生矛盾,认识矛盾和解决矛盾的过程之中。

我们所说的定力,就是面对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在我们对人的认知和对自然以及人类社会的认知基础上,所选择和持有的心态具有最强大的稳定性。

(4)心态涉及主要的认知内容

①健康感:健康与寿命

作为能的聚合物--人的生命体--身体,从降生(受精胚胎)起至寿终正寝,都处于新陈代谢的运动之中,包括肢体与心(思维器官)的运动。

与這些运动相关的器官的功能性的变化和器质性的变化都会以信息(内信息)表达和传递给心(思维器官), 由心感知,判断和加工,然后支配应对行为。

人对這些信息所反映的身体状况归纳为“健康”,並加以“评价”,这种评价,即是健康感。

什么状态可称为健康? 借助于民间俗话描述之例一:

“不觉得自己的身体的存在”。当你感到肢体某处(手臂或肚子等)疼痛时,你就体验到(被提示並想到)了它的存在。

例二:“健康的表现为五快:吃得快,拉的快,睡得快,走的快,说话快”。

這里的快,可理解为很正常。

我提供二项健康描述:

“健康曲线”

在一个直角坐标中,以出生时间为圆点,纵坐标为能的量,横坐标为年龄,连接出生圆点至30周岁(为最高点),再连接到寿命结束的年龄。

如果你的能的量变化是沿着这两条直线变化,始终没有大的偏移,称为健康。

如果中途有重病,斜坡线就会出现下楼梯的台阶形段,显示“不健康”。

“健康板凳”:

板凳有三条腿,如果一条腿缺了一段,短了,板凳就斜了。如果有两条腿都各短了一段,那就更歪了。但是,如果三条腿都平均短缺了一段,这个板凳还是稳当的。如果它们总是同样的变短一段,显然板凳变婑了,但是板凳仍然始终是稳定的,板凳面仍然是平行于地面的。

总之,如果“能”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均匀的变化,均匀的增强和衰弱,即可以认为是“健康”状态。因为生命就是一个过程,如果这个过程是平衡的进行的--符合规律的进行的,符合“道法自然”,即是“健康”。

只有树立正确的健康观,才能在获得反应身体状况的信息情况下,持有正确的健康感。因为,健康感的“健康度”的产生是基于你对健康的认识,还包括你的期望值,它们息息相关。你的期望值符不符合规律?如果你的健康状况达不到你的這种期望值时,你的健康感就会有偏差。

这种偏差就会带来心情的焦虑与沮丧等等,经常如此,就会影响你的心态。

这里特别要说的一个内容是面对“病逝”的生死观,“病逝生死观”是我们健康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往往把健康与“病逝”相联系,特别是我们生重病的时候。

谁都不愿意让生命结束,是有各种原因,这里我只谈关于身体的原因。

生命总会结束的,是以心脏病结束,还是以癌症结束,或是经历其他什么病结束,只是结束的形式不同。

虽然我们都知道生命总会要结束,但是由于结束的形式不同而带来的不同的恐惧,恐惧程度往往与病程中经受的痛苦程度相关联。

“病逝”临终大致有三种,一种是突发,还没有感觉就走了;另一种是自然衰竭,无感睡去(包括昏迷);还有一种则是备受煎熬和各类疼痛。

如果我们的医学(健康医学)能够减轻,避免或消除我们所经受的痛苦--多集中感受到的是疼痛,让人的生命结束时,多是因为体能(能的量)衰弱,导致“昏昏入睡”,进而静静地离开世界,且寿命时段又超过了80多岁,那么,“病逝”对于我们来说,就并不那么可怕了。

生命体平衡成长与衰老,少疾或小疾而终,尽享天年,应该是我们的健康观。在此基础上,体验我们的健康感,建立我们的相应的健康心态。

②得失感:名与利

人的心态属于精神生存范畴。精神生存有五个方面的内容並分为四个层级。

下面分别谈谈得失感在这五个方面的存在情况。

精神生存第1个方面:

“与物质产品获得程度相关所产生的情绪”

利的得失--关于人的物质生存方面,具体内容,基本上是衣,食,住,行类别的物质产品。

一个人获得多少,质量如何,分为生存(有无之间),生活(有),享受(质量高),发展(自我个性化的实现水平)四个层级。

所谓得失感,就是由提高和下降的程度引发的自我感觉。

得到的程度若用数值来表达,可分为绝对数值(普遍以富裕程度定量和质,社会上有各种指标)与相对数值。

例如食物方面,一个人的食物数量已满足生活需求,质量已进入了享受层次,這是绝对值水平(可量化),但是如果该水平仍与他追求的水平有差距,他的获得感就不那么充分和充足了:满足?比较满足?很满足?

這时的得失感就与现实实现程度同个人欲求(欲望)程度之差距相关联了:差距值影响着得失感。

在這里,必须要意识到一个重要方面是:一个人的欲求值(水平)的定位,是与其当时所处的环境之下,所居群体的欲求值互为参照並受到影响的。它是变动着的,所以得失感具有变动性,又具有相对稳定性。

当人的获得物质产品富裕程度进入稳定状态时,随之人又获得了社会给予的相应的称谓,例如:大款,富豪,贵族(仅从财富拥有者角度)等等,而对这些冠名的得失感,均为对物质产品得失感的附加感或孪生感--属于与精神(生存)产品相联系的得失感。

精神生存的第2个方面:

“参与物质产品生产活动中获得的情绪”

其中的得失感,可以称之谓“角色得失感”。

参加物质产品的生产是劳动。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有直接参加的,也有间接参加的,总称为活动。

以参加科研为例,其层级为:生存(参加与否),生活(以科研为职业),享受(工作任务完成好,受表扬,奖励,升迁),发展(有创新,发明,专利,获名誉)。

参与的活动内容不同,参与的活动群体不同,更重要的在活动群体里的位置不同,作用不同,所产生的得失感就不同。

由位置,作用带来的职位称呼(技术职称,企业职务,官阶称号,社团名誉等等),即名声,就是“名”。

“名”的本意是彰示角色和身份地位,但相应生成了一个人的“面子”。面子属精神生存内容。

有的名是名实相配的,令人折服;有的名是名实不符的,是虚名;有的名与利紧密捆绑,有的名下没关联多少利……

所以,身处其名号者的人的得失感,可谓五味杂陈,只有自己才说得清楚。

追求成名,有的是在求实上下功夫,功成名就,实至名归。 有的是在投机取巧上下功夫,甚至是弄虚作假,也能成名,亦或后来失名(身败名裂),反获得骂名。

……

作为精神产品的名与物质产品的利,都是以不同形式与人的生存相关联,特别是在面对它们产生变化(多与少,重与轻)时产生的得失感,是影响心态形成的重要因素。

同样,对名的获得的期望值与实际活动中实现的现实值之间差距(间距)的变化的发生机会,形式的多样性,以及差距度相对于“利”要复杂得多。

精神生存第3个方面:

“参与慈善(亲合)活动和参与竞技体育(争斗)活动产生的情绪”

人的本性是亲合与争斗。

慈善与体育竞技是人性在人类社会中的自然表达形式,人通过这种形式流露和展示自己内在的亲合力和争斗力的大小(多少),在展示之后,获得自我肯定,自我欣赏的愉悦的感觉和欣慰的情绪,无论是否能明显得到他人(众人)的称道和赞许:当然,能得到称赞将会增添喜悦程度--但這不能当作目的,否则就是另有它求了,俗话是“动机不纯”。

慈善一般是向作为对象的他人(弱小,困难需帮扶者,灾害遇困难者等)施以“物质产品或精神产品”赠与(捐赠款之货币也是产品的等价代表),或以行为给予帮助。

慈善有各种形式,但是有些形式的设计就是为投机者利益服务的,不在本文所列。

“勿以善小而不为”,“行善积德,不求回报”会给人带来最佳的获得感。

人与人之间比试力气大,跑得快,跳得高,柔韧灵巧……是一种体魄争斗力的自然展现,称作“竞赛”。

而作为商业性的“商业体育”是一种以“竞赛”为表象的,以“利益”为目的“竞争”,不在本文此列。因为强有力的胜出方除了获有“我比你强”的自我欣赏感之外,还附加了一份关联“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荣誉)”的得失感。若参与者本就以此为目标而展示争斗力,那這种展示更主要的则成为一种途径了。

人应该努力追求自身亲合力与争斗力的完美的和谐与统一,也就是平衡。

精神生存第4个方面:

“以文学艺术类表达的情绪”

这方面的得失感,分作两部分角色来谈。

第一部分是艺术方面感受的获得者。

这种感受分为两种。其中一种是对自然界的美的感受(非艺术产品,但同样是精神生存的源泉)。另外一种是对人们创造出来的精神产品(艺术品)所表达的创作者情绪的感受。

对自然界的美,人们是自然感觉到的。这方面的美,一般有多少之分:人的美,家乡的美,他乡的美,国家的美以及世界的美。接触着的环境小,体验就少;遊历的环境多,获得就多。

当然,又和人的天生感觉即敏感性是有关的。第一是有没有感觉?第二是感觉有多深?这里面还有被动的(无意的)感觉,也有主动的(去寻找的)感觉。

统称之为由自然界获得的感觉--关于自然美的得失感。

另外一种是对作为精神产品(艺术品)的感觉。

这里除了人天生的感觉力之外,还涉及受到一个对艺术品的购买力的条件制约:买得起和买不起,买的多和买的少,买的贵和买的便宜……

所以这里的得失感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和影响,某种意义上就是:希望得到的和得到的之间,会存在着差异,其得失感受到这个差距的影响。

另外,人的欣赏水平高低也与得失感有关:一个人的对艺术的欣赏水平,如果学习的知识多,学习的知识深,他的感知(欣赏)水平一般就比较高。但這类知识学习,有时也与他在学习方面的经济投入条件有关。

总体是:人的得失感的多少(包括多少和欣赏的质量),作为社会的人,作为一个体验者和消费者,除了你自己的天生的敏感性之外,与你的购买力相关。

关于艺木类得失感的第二个部分的人是艺术的创作者--艺术产品的生产者。

他们具有上述的感知感觉能力(包括天赋)并且多得到后天培养之学识。而作为生产者这种角色,对他们更重要的是期望创作出自己满意的作品,乃至社会满意的作品。他们的得失感更多的是来自于在生产和创作过程和成果方面:自我追求,自我评价和自我满意度。

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是对生活处于困难境域下仍不放弃追求艺术创作的人说的:“搞那干什么?又不能当饭吃!”

这句话对于单纯的欣赏者和消费者来说,买不买艺术品?它是“不能当饭吃”,先购买食品,解决衣食住行,后购买艺术品,解决精神生存的需要。

但对于一个追求艺术创作者来说,这句话就不完全合适了。因为搞不搞艺术创作?对一个艺术创作者,同样是一种生命的生存内容,甚至会是更重要的精神生存的内容。他的生活水平可以降低到只要生存,生活就行了,但是他不能没有艺术创作和追求。有些艺术家是把它当做自己的生命存在的方式:要让他们放弃,就像夺了他们的命一样。为此,穷困潦倒而终此一生的艺术人才,古往今来,屡见不鲜。做不做创作是生存;创作一辈子是生活;创作出自己欣赏的作品是享受,创作出社会承认(共享)的作品,是发展--如果自己的作品成为社会的财富,那就是个人的精神生存的硕果。

在这里,艺术创作者往往遇到一个最大的问题:

给自己的艺术品以肯定,是出自于自我的感受和自我的认知--自我的情感表达和技艺水平展示。

但往往这种自我的表达的内容及其形式,与社会可接受和认可程度发生矛盾。这种矛盾,是由于人类社会很复杂,有不同的认可和评价,有些评价是相互矛盾的,高低不一的,甚至有肯定和否定相对立的。

自己的得失感最后是什么样的?受到自己的认知和社会认知的矛盾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面对?自己对自己的认识是很重要的。因为自己要进行选择,落实自己的得失感。

随着作品的日渐成熟乃至出“彩”,创作者会得到“利”的实现和“名”的奖励。这也是艺术创造者的得失的内容。

艺术创造者的行为内容往往既包括了为生存而创作(商业性创作)和更多的表现自己的精神生存的独特性的创作(非商业性的创作),因为目的性的程度不同,所以在创作过程中的得失感,和创作成果上的得失感有时候是分离的,不完全一致的。

精神生存第5个方面:

“以行为所宣示的观念,意识,信仰”

得失感在这方面最为复杂。

除了从层级讲,同样有生存级,生活级,享受级和发展级,另外还存在一些以下的区别。

观念:观念人人皆有,活在社会下, 不“请”自来,是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于生活和劳动中接受的一般性的概念。

虽然看起来简单,普通,但普及,普遍,有句话“人一辈子生活在自己的观念之中,接受自己观念的支配”,就是一种通俗的表达。

不言而喻,在此类观念支配下一个人的所做所为--选择--所带来的得失感,是显而易見的,有司空见惯的个例,也有乃至终身的通例:欣喜,后悔,遗憾……不多缀述。

观念之生存级:人人都有。

观念之生活级:贯穿生活之中。

观念之享受级:津津乐道,沾沾自喜。

观念之发展级:自夸而传授他人。

意识则比观念要复杂些,复杂在于存在一定程度的“悟”,即对普遍的观念的“悟”。

悟求的内容是“此观念从哪里来的?怎么来的?是以什么为标准的?是缺?是全?可变吗?……”

意识的形成多有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思考,带有“理性”的内涵。或者说包含某种程度的“理论性”,因而显现某种“系统性”,这种系统性通常用“意识形态”表述。

人在这种“意识形态”环境中被动与主动地选择,生成自己的“个人意识”,顺其支配自己行为而带来的得失感,同样含有某种程度的“理性”,而“怨天由人”会少一些。

意识之生存级:有无意识,有无“概念”。

意识之生活级:对生活的认知,对生活方式(状态)有主动选择 。

意识之享受级:满足自己的“见识”,自我“欣赏”。

意识之发展级:自信,展现,宣传,传授。

信仰是认知的最高级别:生命级,同身体生命同体,同级,甚至更高——它可以支配自己对身体生命存亡的选择。

一个人有没有信仰(生存级),是否指导自己的生活(生活级),並以自己有信仰而为乐(享受级),而且视信仰为精神之命,愿为它献身(发展级),這都不仅仅看他的宣示和宣誓,而是看他的行为!是否践行是真信仰和假信仰的试金石,谓之“真金不怕火炼”。

建立在信仰之上的行为给人带来的得失感,是特殊的,特殊在于包含奉献的情绪和意志。

观念,意识和信仰的内容都是人的精神产品,是对人,对自然界和社会界的认知。

由于它们来源于不同的原素(非仅指元素)及形成並建立的过程相异,所以信仰也是有多种多样的。

信仰是被传承的。

信仰之间也同样存在异同,因为它们都在力求回答“人是什么?”,只不过诠释不同罢了。

信仰基本上是两类:一类信仰是以“有神论”为基础的,如宗教(有些“神”是偶像化了的人,总之,“鬼”“神”都是人的精神产品。

另一类信仰是以“无神论”为基础的。如中华民族信仰的“道”:“道法自然”,“天下为公”和近代的关于共产主义的学说。

③价值感:评价度

价值感是建立在得失感上的,在衡量了得失之后,才产生了价值的评价--值得不值得。

在从人的精神生存五个方面来谈之前,先谈一下人的自然生存。第一个方面,

人的生命的过程第一是生存,第二是繁衍后代。一个人能完成这两件事,对于人类群体来说,他就完成了自身的价值。因为人类从这个个人生命过程中,得到了他们所需要的。

而对于人自己本身,有的人的虽然完成了自己的生存过程,但完不成繁衍的作用,这个生命体对人类的存在价值是有所缺失的。

這是从人的自然属性出发,从人是自然界的人這一属性出发观察的。

从另一个角度谈谈价值。4

人是能聚合而成的物质形式之一。总之,所谓价值,就是人作为一个能的聚合体,除了自己的生存和繁衍之外,他在生命的全过程中,这个能的聚合体与其他能的聚合体--自然界或他人--相互作用,造成的相互得失,就是它的价值。

第二个方面,人在与自然界打交道过程中,是破坏自然界还是维护自然界。人与自然的亲合作用和争斗作用也彰显人的价值。

第三个方面,人作为社会的人,首先,人制造了一个社会。人在这个社会领域与他人打交道,与所在群体打交道,随本群体与其他群体打交道,施展自己的亲合力与争斗力,在发挥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这是一个人的社会价值。

這类价值以不同形式返馈给自己,形成自己的得失感,就是价值感。

它包含:什么性质的得失和得失的程度。

具体的社会价值感的内容,就可以对照人的精神生存的五个方面的得失感来触及相应的价值感。

值得重视的是第4个方面:观念,意识与信仰方面的得失感与价值感的生成关联更为复杂。

特别特殊的是一种被我们称作“情”的“得失感”--“情感”,相对应的“价值感”十分微妙。还有,也不是所有的得失感都能上升演化为价值感的。

一般的说,价值感是社会给予的。但不同他人给予的,或者是不同群体给予的,各种各样。无论是哪方面给予的,前提是只有自己承认的,认可的,才是自己的。

这种承认,认可程度,都是建立在自己具有的观念,意识和信仰基础上的。

需要明确的是,人的亲合性与争斗性的行为,在社会界生成了“善”与“恶”的概念。

与人为善(亲合,共享天年),与人交恶(欺骗,欺压与消灭),是人类价值感核心内容,迴避這一核心而言“它”的诸论价值感常常流于浮浅与表面。

一个人的价值感虽说表现万千,但归类观察並不纷杂。

建议归类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个方面,细思量一下,您在诸方面里的各个角色有价值吗?价值几何?是一时一段的还是一生一世的?這就是您的可以归位坐实的价值感。

以人类社会的各类矛盾方为出发点和角度判断“善”与“恶”就形成了不同的价值取向,人由此而感受到的价值感也是不同的。

我认为,一个人的能力(量)有大有小,为了促进社会的进步(无论是人文方面或是科技方面),只要尽力了--即凡能促进人类亲合,并努力将人的争斗程度控制在不破坏基本的亲合程度之行为的作用:促进和平,应视为提倡的价值;反之,凡破坏人类亲合(和平,和谐)而实施的极端争斗行为(欺压与战争)作用,对人类来说,就是负面价值。

④幸福感:满足度

幸福感:满足度,也可称为满意度。

首先是确实它的内容,就是包括了健康感,得失感和价值感。

满意是情绪,就是快乐的情绪。乐在其中,“中”所在内容和范围,在健康,在得失,在价值。

其次是满意度。

度在哪里?有就是我们说的“知足常乐”里“知足”的“足”。度有标准,就是你“知”--选择的标准。

如果现在您选得高,超过你已达到的,那就是你还“不知足”,你真还“乐”不起来。

如何确定你的度?

首先,你是能的聚合体,聚合了多少量?俗称能量,能力。

你有多大能量?标准大于能量,你达不到,做不到。

你乐不起来,这是因为你不了解自己的能量。把标准定高了。

第二是你对环境的认知。

你的环境能够给你提供多少助力,满足支持你需要的综合能量需求的程度。

这个环境包括,给你提供多少阻力。即造成困难的能量。

还有同环境内,和你竞争,竞赛(争斗)的能量。

如果不了解这些,你就没法明确设定你的足,在某种环境中放在什么程度上?

我和一些同事探讨过這种细节:

他对自己的满意度还是不错的,80/100.但当我问起她那20%是什么事?他答复不出来,或者可以说不是很明确,属于“虚知”。如果把这“模糊”的,未置可否的,或处于不切合实际的部分去掉,那么他的满意度就不是80%了。那她的幸福感会提高了。

但问题往往发生在:这种滿意度,往往是产生于与自己周围的人相比较而来的。

参照的对象,一般是有与自己同类职业情况的,但也常有和自己不同类的人和不同领域的人。

同为一家人,一村人,同为同学,同为同事,存在有可比的因素,尚有可比性,称为共(同)性。

但是,每一个人都有其个性的因素。往往这类因素之比较,是不可比的。不可比的比较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有“庸人自扰”,或谓之“自寻烦恼”,降低了自己的幸福感。

另外,自己的幸福感往往受到他人,他群对自己的评价和看法的左右。

其实这些看法,来自于不同的角度,来自于不同的观念,意识和信仰,只能作为自己的参考。当这些观念,意识和信仰为自己接受后,才能作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自己的依据。

所以幸福感。应最终来自于自己的观念,意识和信仰;来自于自己选择的内容和自己确定的标准。

具体的努力的内容与目标在哪里?依然是自己在修身,齐家,治国和平天下这些不同范围内的所选择的角色和所想起到的作用。

能够清醒的知道自己要(选择)什么,要做到什么(标准)?并身体力行,励志得到,也算一种“活出了自我”。

但换个角度看,仅仅满足于“自我评价”还是不够的。

因为人作为社会的一个成员,做一个社会的人终究是活在“我与我们”的社会关系之中。处理好这个关系,是人一生中的重要内容。

所以仅仅自己顾自己,不顾他人,不顾群体,只考虑自己的得失,自己的价值。和自己的信仰,追求自己的幸福,达到自我的满意。置“对群体的亲合”于身外,处于自己只对自己“亲合”,只“爱”自己。那就是一种极端自私的“满足度”和“幸福感”。

2.什么是《中国心态学》

本文是应用《人的生命哲学数学模型》对《心态学》进行研究探索而生成的。

《人的生命哲学数学模型》的根基是源于中华民族自伏羲以来创立的中国哲学:易经,道德经和黄帝内经等,並吸收现代人类各方面知识而构建的。

它本身就是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精神产品。

首先,先祖先贤创立的易经,道德经,黄帝内经等中华哲学著作以及后来的中华大地上的各门各派儒释道等传统文化已对如何认识自然界,社会界和人--人跨两界--都有海量的论述和论证。

我们是进入新时代的一代人,如何把上面这些海量的传世之道理用最节省的时间,用最简捷的语言文字,有成效地传达给年轻的子孙一代呢?

這新时代是信息大爆炸和传播工具日新月异的时代,时间极其宝贵,读懂易经等不易,读原著要学会古文,学好古文也需大量时间,所以,为便利传承而创立一个工具就是很有必要,很有意义的。

上述国学内容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下如何讲述(传承),就是我创立《数学模型》的初衷。

关于如何认识人,中华民族有近万年的文化传授与记载,国外,包括西方亦有真真假假的海量学术著作及假说,不要说引用,连辨别个真假都要假以时日……

所以,若不从哲学层面上对人作出辨认,就一定会被各路“学说”说弄得晕头转向,不知所云为何物?

我认为探索《人的生命哲学》理论,並使用《数学模型》作为工具进行宣导和传授,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始于2008年初稿到2014年8月25日获著作权,我完成了《人的生命哲学数学模型》的创立。

自然,以《人的生命哲学数学模型》作学术理论和工具研究人的心态而生成的“心态学”只能是《中国心态学》。

《中国心态学》——连载之十一

《人的生命哲学数学模型》是理论,也是工具。

《人的生命哲学数学模型》描述了人作为智物的生命存在的规律。回答了“人是什么?”这个哲学问题。

作为理论,心态学研究面对的最困难的课题是:

“心态”是“人的心态”,如果对于“人是什么?”的问题都不能给予相对比较肯定的,比较清晰的,比较全面的概念和答案,那怎么能在对“人的心态”研究上取得系统的,衷肯的成果呢!

這不是说在局部上不能取得具体的,深入的剖析的一些结论。

人的“心态”,与人的“思维”机能密不可分,如果对于人作为“智物”之“智”(运动)运行规律没有基本的认识,就不容易对“心态”的形成与状态作出中肯的辨析。

最令研究者头疼的是,要向人类社会讲述清楚作为具有“社会性”的人的“心态”,绕不过去的有一个关于“善与恶”的观念--而“善与恶”的概念又是本质上植根予“人性”:人的本性--亲合与争斗。

当今社会成员,如果说在“善与恶”层面上尚可进行观念上的认可和交流,争执与交锋,但对人的本性是亲合与争斗,多数是不存有这种认知的。而“心态”恰恰是:

人性+智性的结果。

人性“亲合与争斗”是本源,“智性”是思维(选择),共同实现“修”“心态”。

《人的生命哲学数学模型》提供了解析上述纠结难点的方法,所以它也是解题的工具。

《中国心态学》 ——连载之十二

1.道德:道是讲规律,德是讲人如何遵循规律地生存。

道是讲规律,一阴一阳谓之道。万物之状态,包括存在形式及变化均循“道”而立。

人的“心态”亦循道而生,而存,而变化。

否则“心态”就可以被无据地描绘成杂乱无章的形态,或描述成虚无缥缈的幻觉。

德讲的是人如何循“道”而生存。人由于具备有“思维”這一“智”性而悟出循“道”而生的人性是亲合与争斗,那么自然要思量在自己的一生生存过程中如何把它们发挥好:如何运用亲合力和争斗力,争取自己生命体验到幸福感。

如何运用亲合力与争斗力,就涉及到“德”的概念问题了。

亲合被促进和提倡为“德”,很容易达成共识和一致。

但是争斗之“德”很难共识,因为争斗双方处于各种利害之矛盾中。

我认为其“德”的表现为:争斗之程度以不破坏人类基本的亲合为“底”线即为“德”。

用易懂的话讲,就是“你为了自己活可以,但也要让他人活下去”。

用另一句话就是“人类和平共处”。

那种只求自己“幸福”而致他人痛苦,屈辱乃致死亡的争斗行为即“无德”。

以上仅讲“德”之根本大限,至于“德”有“公德”,“私德”;还有大德,中德,小德……诸如此类,不一一细说了,古今中外论著多如牛毛。

“心态”既是在做如何“亲合或争斗”选择时和实施过程中的因素,又是最终实现收获的结果。

凡以各类借口,各种理由,避而不谈道德的人,就是怕从這点入题,追朔到他的人性上的伤疤和缺失。

社会上具有这种“心态”的角色很多,上有名扬世界的大佬,下有极端自私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2.在塑造中华民族子孙的道德观的基础上,养成良好的心态。

我们传统文化常常讲和用的一个观点:一个人从小长大,有一个“三十而立”。

例如:七岁上学,小学六年,中学六年,大学四年,研究生三年,博士生三年,二十九岁。论书本知识,实现“三十而立”。

以上仅指书本知识方向上的“学业”“而立”。

而“三十而立”,是指立业,立事业(职业),並非只有经过学历而立,更重要的含义是“立人”,包括十八岁成人之后,经十二年历炼,三十岁全面“定型”于人的方方面面。

宪法定的公民资格是十八岁,普通话讲是十八岁“成人”了。 看来,先“成人”,后“而立”,“成”什么样的“人”?

中华民族的子孙应该长成什么样的人?

中华民族自1840年以后,备受打击和屈辱,前仆后继地涌现了一批立志救国救民的志士仁人;在民族危亡的抗日战争时期,延安“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 這就是榜样。

虽然不可能人人都能做到“优秀”,但争取都成为“合格”的子孙是可能的。

“为人民服务”就是最高的“德”;

“共同富裕”就是最大的“善”;

“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大同世界”的新时代的描述;

中华民族的复兴就是“大道之行”。

所以,我们中华民族的子孙,不能对以上“德”的观念认知迟缓至“四十”才“不惑”,而应该在十八岁就明瞭或立志,以确认自己人生的价值观。

对人生的价值观的选择未必能在“成人”,“而立”或“不惑”时完成,但时至老年时,方能“悟到”也並不晚,這是“学到老”的意义。

《中国心态学》如果能起到促进认知的作用,就有它问世的价值。

3.“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精神。

人的生存包括物质生存和精神生存。所以在观察人的生存价值时,仅仅或者偏重以物质生存状态的质量层级为衡量标准是错误的,特别是完全以拥有财富多少作为唯一标准更会把人生引入歧途。

並不反对通过争斗(竞争)获取财富,但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有“德”才能入“道”,是传授和学习《道德经》的途径,也是“取财”的正“法”。

若不如此,虽取财尽管很多,人的价值则是负面的。

“财富”以“量”论“价(值)”和人生以“(品)德”论“价值”是不同的两个范畴。

人的精神生存的价值应该是人类更重要的追求,因为這是体现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所在。

其价值的衡量标准内容就是亲合内容,程度和争斗内容与程度:为什么亲合,为什么争斗--为了谁?

中华民族世世代代传承的“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精神,就是让我们在面对物质生存的“贫”与“富”和面对生死存亡时应取精神状态:为了维护“中华民族”这个“集体”的生存和繁衍,作为其中一员的人生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博大精深,其核心精神具在于此,它是在“崇尚集体主义”之前题下衡量个人的人生价值方面达成的共识。

让我们以此精神,在复兴和光大中华民族文明过程中,在建设社会主义共同富裕过程中,为全人类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榜样。

《中国心态学》 ——连载之十三

尝试运用《人的生命哲学数学模型》看透人,看透人生,看透人类社会,並在这个基础上培养起成熟心态 。

1.人是社会的细胞

地球上的世界是由自然界和人,以及人生产出来的产品构成的。当今有人口七十多亿,是促成社会变化活动的主体 。

人都是一样的:遵循一样的生存规律:生老病死和一样的认知过程,从一张空白纸到充满了信息符号。

2.人类社会的一切事都是人做出来的,都是人的行为。

人做什么事?为什么這么做事?都是由存在的信息所主导和支配的。研究並掌握了一个人的信息或一群人的信息,就能理解其所做所为了。

3.看透了人,就看透了事情。看透了人和事,就看透了社会。

人的一生都毫无例外地以不同的形式使用自已的亲合力与争斗力同他人,群体(本群和他群)打交道。本质上是能的交流,交织与交易,是能的给予与索取。只要弄清楚一个人为什么亲合,为什么争斗,就弄清楚了他做的事的性质。同理,“人以群分”,群做的事也弄清楚了。事情表现形式会是很复杂的,但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能够做到的。

4.“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合”

社会由个体的人,群体的人,全体的人,其生存状态之间的相互关联所构成。

人类社会活动形式无论多复杂,都是基于以上這几点而实现变化发展的。

在这些关联下产生的人的“精神生存”加以“炼化”而生成人的“心态”。

所说“炼化”,系对精神生存六类内容所构成的“心态矛盾”,不断地感觉,认识,调整认知,达成自己应对和处置這些矛盾的基本成型的态度(情绪)。

虽然我们一般对這一过程亦可用“修心”一词表达,並且,我认为对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修心”方法,应报以“百花齐放,相互尊重”的态度。但我在這里使用“炼化”一词,強调的是此“修心”一定是基于不迴避社会现实给自已带来“心态矛盾”的“修心”,是自身意识的“锻炼”过程!

這就是我赞同和主张的“修心态”。

《中国心态学》 ——连载之十四

“看透人生”是“修心态”的基础。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心之官则思。” “思”就是“想”, 看透即是想得通,看不透即是想不通。

“看透”的基础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

1.对“生命”的认知 《人的生命哲学数学模型》回答的“人是什么?”有四个方面的观点:

(1)人是能聚合成的物质形式之一

(2)人性:亲合与争斗

(3)人是智物

(4)人是环境的产物

综合起来,人作为一个能(量)体,对体内而言,它的能处于聚合与发散过程。这一过程,对体外而言,是以亲和与争斗的形式表现的。这一表现的发生包含着自发的内因和自觉的内因。

自发的内因为“本能的”,“不加思索的”。

自觉的内因是经过思维,有选择地形成的。种种思维的方式和方法来源于生命生存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施予他的影响(作用)。

以上就是对生命的认知:生命的形态如此,生命的过程的规律如此,這就是生命之“道”。

“悟道”悟到,就是“看明白了”,“看透了”。

這是看透了人的“生命”本质的首要内容,还有其次,也是不可或缺的,必须的。

其次,是什么?

其次是:一个生命的过程--全程都在进行与“其它”生命打交道,发生关系:男女结合才诞生新生命……直到寿命结束。

如何与他人,他群打交道:既主动接受社会环境影响又主动影响环境变化,就产生了“德”的塑造,成型,传承与运用。

這是人的“生命”的本质形态之二。

生命始终以自然体与社会体融合而立,焕发着它的自然性与社会性:

自然性的亲合与争斗,与源生于“智性”而生成的社会性的亲合与争斗(为什么亲合与争斗,如何掌控亲合与争斗)融于一身,這就是人作为“智物”的生命(区别于动物的生命)。

我们经常遇到,人类社会成员中有许多人主张的“理论”,有意或“无意”地迴避人的生命的“社会性”,最常用的话就是“不要用道德绑架”“我”。

理由是“我是一个商人(诸如此类)”,我只从业务活动角色出发,“游戏”规则出发考虑我的得失,不考虑“德”在哪里,不去想“德”是什么。

试问一下, 第一,人的社会性是能剝离得了的吗?

第二,当拒绝了对人的“社会性”的观察之后,剩下的只能从人的自然性(而且偏执予自然中的爭斗性)入手了,所以“丛林法则”就可以“天经地义”地“大行其道”了。

“人”就只是“动物”吗?

为什么迴避“德”?

因为“德”的思维是要回答人的行为的原由:为什么选择這种行为?行为的出发点是什么?

人的一切行为都可归类于亲合与争斗,所以,一切行为的出发点与目的都避不开“为什么亲合与争斗”。

而亲合与争斗都是人与人打交道,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群与群的关系。

“避而不谈”就绕过去了?

這种面对人的社会性采取“绕过去”的心态是想把自己的真实的“心思”藏起来,模糊自身(个人或群体)所选择的与人类的关系--自己的社会性之个性而已。

面对本来绕不过去的事物,硬要想尽办法迴避,這种态度和做法,恰恰说明其离开“正道”了。

《中国心态学》 ——连载之十五

2.对“生活”的认知

什么是《生活》?

《人的学数学模型》给予的回答是:

(1)“能”以人体生命形态由聚合成为“有”到发散变为“無”的全部过程。

(2)“生命”的“物质生存”内容四类:衣,食,住,行。

(3)“生命”的“精神生存”内容六类:

第一类: 与获得物质生存状态相关联而产生的情绪(获得感等)

第二类:参与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创造(科研,创作,生产,流通,管理等)和争夺过程中所获得的情绪

第三类:参与慈善(亲合)活动产生的情绪和参与竞技(争斗)体育活动中产生的情绪

第四类:以文学艺术类形式表现(无论表演还是欣赏)的情绪

第五类:以行为所宣示的观念,意识,信仰。

第六类:成长健康寿命类--由于身体的成长,健康与寿命状况所引发和造成的情绪 這是“生活”的内涵。

“生活”的外在表现形式又是什么?如何找到它(自己的和他人的)?“生活”的外在表现形式太多了,数也数不清……幸亏我中华民族的先祖圣贤早早就替我们作了精辟的归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我理解如下:“生活”就是生命在上述四个环境中的行为,活动。

“修身”是讲人在自己身体這一“个体”内环境中的行为--你为了让自己的身心进入什么状态,成为“什么样子”的人而采取的活动,例如围绕健康长寿的饮食起居,锻炼;围绕增强思维的学习,参悟,思辩(信息加工);守身,进取……

“齐家”就是人在家庭這个环境中所处的角色旳活动,例如为子女,为兄弟姐妹,为夫妻,为父母,为亲戚,为族人……

“治国”就是人在社会(国家)环境范围内所取的角色的活动,大类角色:工,农,兵,学,商;细类职业:三百六十五行……

“平天下”的环境范围更大了,是个人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中的角色活动了,虽属“沧海一栗”,也一样是“来世走一遭”……

在平天下环境中如何找到自己的角色?

首先要会“观”天下。

如今“天下”的形态是什么样?是如何构成的?

我提供一个属于另一视角达成的我个人的观点: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形成了三个“王国”:

1.地域王国:以地理为元素建立。

它以国境线划分,现在有二百个左右的国家和地区,以政权或自治权为“地域统治(治理)”。

2.经济王国:以经济为元素建立。

若以资本作为经济流动标志,当代“经济王国”形态特征可称为“资本王国”。

资本随经济活动跨越国界(国界仍有阻止和放行作用)进入各地域王国,由资本力量综合关联总成为资本王国--以金融资本势力作用的权力形成“金融统治”,其领域是跨国界的。

3.信仰王国:以信仰为元素建立。

信仰是人的信仰,载体是人体。

一是其领域随信仰者人体的迁移,流动而跨越地域国界,实现着信仰王国“精神统治”领域(人或人口所在地)”扩张。

二是虽然人体或群体原属另一“地域王国”,但其一旦在某日接受传播而达成信仰,则亦变成“信仰王国”的“精神领地”子民。信仰对象(概念,意志或载体,例如宗教等)是這一王国的统治者。

這三个“王国”的“领域”经历史性地演变延绵至今,形成了当代交织的人类社会大格局。

這三种形态的能量间的博奕行为产生的变局及其结果,均以各种渠道,各种形式在不同程度上波及到每一个国度的社会成员,包括我们自己。

如何在這四种环境中选择自己目标角色,争取角色,转变角色,做好角色,就是我们的“生活”:适应环境,改变自己,改变环境……

也许我们对于“评”天下並无兴趣,但“平天下”的作用力一定会“平”到你,這就是“道”之所在。

中华民族的先祖圣贤早已“觉悟”--看透了“自然”(规律),並以“道”传授代代子孙至今,遵嘱我辈“道法自然”。

這就是我们每一个聚生于中华大地的人的“天命”!

我们应努力承接並达成先祖圣贤的“觉悟”,這样,无论你以何种角色(多重角色)“生活”,哪怕它“不尽人意”,“遗憾多多”,你都不会离开“道”“德”很远,会让“生活”充满阳光。

无论取什么角色,经历的“生活”五彩滨纷也好,千奇百怪也好,最终的效果,结局仍终归落实于自己生命的健康寿命,物质生存和精神生存三个方面,並且随时光能找到“我是谁”,“从哪里来”,“现在在哪里”和“将到哪里去”的答案,进而还可以凭借這三个方面的得失自我评价“生活”的“美好”度:多少“幸福”?多少“苦难”……

《中国心态学》 ——连载之十六

3.对“生态”的认知

生态,顾名思义,应该是生存状态,人本身的生存状态。

但现在社会上约定成俗成的是指:人的生存环境状态。

人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环境状态”息息相关,因为“人是环境的产物”,人从出生到离世,生命与生活以及相应的“心态”都是随着生态环境变化而变化的。

生态环境的现状及其变化也是人的“心态”生成和变化旳外在条件。

在本文中把“生态环境”也简言用“生态”表达,有利于社会沟通,理解与达成共识和构建。

“生态”应包括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但现在人们多重视“自然生态”的维护而忽视“社会生态”的建设。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自然生态变化着--被利用,破坏和复苏……

社会生态也在变化着--贫困,富裕,战争,和平……

人的“生命”和“生活”随“生态”环境变化 而变化,接下来的结果,就是人的“心态”随之而动,“动心”?“心动”?

人身居其间,如何把握自己对“生命”与“生活”的“态度”就是“心态”。

面对自然生态,被动心态就是顺其自然,不做破坏和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积极的心态就是做好科学研究,主动监控自然变化形成的灾害和灾难,造就阳光,空气,水和土壤俱佳的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的状态,這不仅仅对人类有益,也对动物和植物有益,因为都同为“能聚合而成的物质形式之一”的生命体。

面对社会生态,则与自然生态不同。

人类社会是人通过劳动创建的,是人的主动行为之下的产物--即产品: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因此,社会生态分为物质生态和精神生态。

物质生态是提供衣食往行的状态。

精神生态是提供精神生存(六个方面)的状态。

精神生态的内核就是人与人的关系。

社会制度就是集大成的社会生态,包括了所有角落的制度,从法规到家规,更重要的是制度之外,还有“道德”规范!

一切构建都起源于人与人的关系--俗称“人缘”。当你在说:“這块地是我的”,虽然明面是表达你和土地(自然资源)的关系,但实质上表达的是指你与他人的关系!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合”。

人类成员如何利用本属共有的自然资源来通过共同的劳动来滿足自己生存与繁衍的需求,是人与人关系的核心。

人类至今走了一条“自然界资源由共有到私有,又将回归共有”的轨迹,這就是人类社会发展史,這就是古往今来的社会生态。

现实人类社会生态的表象,可用三个王国的形态描述:地域王国,经济(资本)王国和信仰王国势力(能量)互相交织在一起,在地球世界上博奕着……

我们个人的个体心态,既是社会生态下的产物,又是社会生态的组成部分,相互共生,关联和影响。

对生态(环境生态)的认知,构成我们的世界观。

对“我”与“我们”的关系(亲合与争斗)的认知,构成我们的人生观。

在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基础上,选择並生成我们的价值覌。

“初心何来?” “不忘初心!”

“心态”可塑,“心态”可变, “心态”的定力,在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秦次森同志简历

1946.1.16   出生地:山西省宁武县

1965-1970 北京理工大学 无线电引信专业 班长

1970-1972 陕西华阴5251部队农场 劳动锻炼

1972-1978 西安市委工业办公室 生产处

1978-1980 国家建工总局科技局 科研处

1980-1988 中共中央纪委 办公厅 专职常委曾涌泉秘书6年、纪检一室 财贸处纪检员2年

1988-1991 中国康华发展总公司 党委办公室主任

1991-1992 中国冶金进出口公司 稀土开发公司1992-2006 中国交通进出口总公司 经营开发部

2006退休

2009-2010 参加四川达州红军文化陈列馆筹建工作

2013.11.20 给习近平和王岐山同志写信,提出“对在职领导干部实行抽检制度的建议”

2014.8 创立《人的生命 哲学数学模型》,获著作权

2016年 在四川文理学院讲党课:“继承革命传统,塑造中华民族子孙

2017年 推介河北迁安五重安乡“小微权力登记制度”先进经验。讲廉政党课。

2019年 4月 参加国资委“国资国企治理改革研讨会,作主题发言“关于国企文化建设的研究”

2015年以来,被聘为:

1)人社部中国人才研究会经济专业人才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

2)全国城乡社区数字化学习联盟网红色文化传承栏目总策划,

3)中国人生科学学会心象学专业委员会荣誉会长

4)中国三正书画院 三正文化大讲堂 组委会 常委 讲师

5)北京康盟民间中医促进会 高级顾问

6)中国亚太校企合作发展委员会专家

7)济宁伏羲文化学会顾问委员会副主任

8)河北迁安市爱心圆梦协会总顾问

9)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国策智库专家委员会专家

10)全国廉政法治建设研修班讲师

11)八路军研究会冀热察分会 副会长

12)中国国际报告文学研究会国学文化传承委员会委员


来源:本站

标题:《中国心态学》秦次森

地址:http://www.cctvzswh.cn/ysxw/359.html